软盘两类常见故障
电脑故障提供关于软盘两类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我们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面对数据的交流,常会用两种方法。一是借助网络的传输,二是通过移动式磁盘的交流来实现。而在后者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到3.5英寸软盘,虽然它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大家在使用中也多少有些心得体会,但正是由于它的使用频繁与经久不衰,有时就会出点小毛病,搞点小问题出来。虽说小小一张软盘并不值钱,但如果由于软盘的损坏带来重要数据的丢失,那可太令人伤心了。那么,万一发生了这类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去对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第一类:软盘故障。
现象1:Data read/write error。软驱伴随有反复读取动作。
这是很常见也是我们最“希望”见到的错误提示。因为这常常是由于磁盘坏道而引起的。对于磁盘坏道,我们可以简单的用工具软件来修复。常用的软件有DOS、Win95、Win98自带的Scandisk,虽然它的功能不是很强大,但也好用够用,并完全支持微软的长文件名格式。我们只需简单的对所要修复的磁盘运行Scandisk n:(n是目标盘的盘符),并执行完整的表面检测(surface test),中间如有提示,一律yes或next,程序会自动的把数据从坏的磁道或扇区移动到完好位置,修理完毕后磁盘就和没坏时没什么两样,所以说,这是我们最愿意见到的情况。
现象2:读写过程中出现错误提示:找不到的扇区或是错误的扇区。
这种现象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因为这种情况的后果很可能是文件分配表损坏带来的,在排除引导型病毒的可能性后,也许再次祭出Scandisk的法宝是个好办法,这次我们只需它对FAT作一番修理,其实质也就是用后备的文件分配表作一下还原,若是两份FAT表都出了问题,那只有Format或用一些较底层的软件,直接读写磁盘扇区,绕过文件系统来达到恢复部分数据的目的了。
现象3:磁盘空间无故减少或出现乱字符文件名或是超大文件。
这种现象看上去非常恐怖,但首先不要惊慌。Scandisk是一个很好的软件,它对这种问题也一样能对付。通常,这类情况的发生源于磁盘簇丢失。簇是磁盘读写的最小单位,在1.44M软盘上等同于一个扇区就是512字节,如果一个数据段被占用但FAT表内并未标记,则会造成数据丢失;反之,若FAT对空数据段进行了文件标注,就会导致空间无故减少,在低版本DOS中我们原是用CHKDSK/f来解决的,但我建议还是Scandisk,遇到丢失文件簇如无特殊情况删除即可,以释放空间。当然,你会用Nroton的NDD来完成会更好,但注意你取的长文件名很容易遭破坏。
现象4:Access denied。
哦,这不是错误。只是你试图删除一个只读或是系统文件,我们要领会文件属性的概念,免得老被电脑所警告。我的意思是,有些错误是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并没有硬件损坏。
结论与技巧:在无法读写软盘时,多试试Scandisk是个好主意,由于长文件名的存在,文件分配表(FAT)很容易被破坏,且难修复。所以,尽量少用长文件名与不用中文来作为文件名及后缀名是个需要养成的习惯,这能减少很多麻烦。
此外,在过去的一些书籍报纸杂志中常有什么废旧软盘再利用或是巧妙修复某某软盘故障等文章,我认为现在的软盘已经比过去便宜很多了,缝缝补补虽好但不安全因素更多,为了避免重要数据丢失受损,一是坚决做好磁盘的合理保存,二是避免这种坏盘再利用的做法,磁盘一旦有坏要么丢弃,要么作为练习盘玩玩,切不可再派大用场,否则后悔的只能是自己。还有,在面临大量数据时,不要使用脆弱且古老的backup之类的东西,试试压缩软件的分卷备份看,且每次留下一点空间用于万一出现坏道后的挪移空间,这样还能避免一损俱损的场面。
可能有的人比较喜欢用HD-Copy来做软盘扩容,其直接后果就是在其他机器上很可能无法读取,这时您也先不必急着抱怨,不妨在CMOS中把软盘类型改成2.88M试试看,也许你会有些惊喜。这是一种解决非标准扇区或磁道数量的软盘的方法。
第二类:软驱硬件故障。
我相信很多朋友最多也就修修手表表带,对于软驱这种很麻烦的机电设备是动不了手的。所以我也建议大家一旦发现软驱硬件故障就及时找电脑公司,更换或是维修。
现象1:无法读些大多数或是全部的软盘。
这种情况我想谁都会想起打电话求助的。
现象2:有些盘,我的软驱能正常读,人家的就读不出或有坏道。简而言之,有"挑盘"的现象。
这种一般是由于磁头有偏移造成的,也是少数能简单的通过维修解决问题的状况,一般不必强求更换,维修即可。
现象3:无法